跳过正文

夜之城传说 - 创作日志#4

·43 字·1 分钟
创作日志 夜之城传说 创作日志
明琪琪可
作者
明琪琪可
这里是明琪琪可,又叫明琪小梦。是一个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的同人游戏创作者,喜欢童趣风格和富有思想深度的动漫、游戏、文学等作品,梦想是创作出能给孩子们带来梦想的游戏。同时也是一个内心比较细腻敏感的猫耳少年,因为喜欢可爱的东西,自己也想变得可爱,希望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前言
#

大家好,这里明琪,又有一段时间没见了。最近这段时间的经历可谓丰富,创作也相当充实,准确来说是肝代码肝到快爆炸了。 gamejam之后,我昼夜不息地拼命肝了整整一周的代码,终于在今天肝完了基础的模板。之所以这么拼命,大概是因为朋友表示每次我们都被程序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我们这样下去肯定完不成,项目,失去动力。于是我有点赌气感觉我都做到这个地步了,还是先把底层的模板搭好,然后再继续测试程序化的原型也更方便吧,不过我们目前的游戏设计方向肯定还是要改的。总之,一周时间内终于把模板肝完了,剩下的关卡之类的也许会轻松不少吧。

Gamjam的感想
#

最近我去参加了武汉线下的gamejam,感觉各种意义上都有很多的收获和经验积累。平时都是线上的,之所以这次参加线下gamejam,是因为我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意识到如果一直将自己关起来闭门造车的话,不仅看不见更多不可思议的东西,而且也不可能有机会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了。不出所料,在这次gamejam,我不仅认识了许多有趣的创作者,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作品,还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小姐姐哈哈哈。我个人平时是不怎么和人打交道,更别说和异性打交道了,经验几乎为0,所以参加全程总是有些dokidoki的感觉。以前确实是网络打过不少交道,但很长封闭一段时间,加上儿时情商一直很低,所以我的人际关系经验几乎为0。直到参加gamejam,我才发现我这个问题,虽然我单独创作的时候很强,但是参加团队创作的时候,因为没什么社交能力,所以也不擅长和团队沟通,导致主导权经常被更有社交能力的主导者和策划抢走,毕竟我也是有种尽可能避免和别人起冲突的心态的哈哈哈。和团队一起参加gamejam做游戏的状态,给我的感觉仿佛就是进入了一种大量催产素分泌的愉悦状态,所以始终能保持很平静的心态,不会太急躁,也很有创作的动力,虽然我在第三天还是有点急了。过于急躁也算是我的一个性格缺点了,我一旦急起来就很容易对人生气,在家里一直都是这种情绪,被家里人稍微搭话几句就很烦。以及令我感觉奇妙的是,我平时创作久了都长期处于动力底下的状态,而在gamejam的时候不仅很有创作动力,而且还主动做了很多额外的东西,比如不是我份内的工作,编曲和绘画,我也在这次参加gamejam的时候重拾了,做了个非常爆燃的曲子(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被采用,因为太爆了)

其实我在参加gamejam的这三天,每天都对恋爱啊、友情啊之类的有了新的思考,跟着充满好奇写的有趣小姐姐到处乱跑,看各种各样有趣和不可思议的东西。这样的经历是对我而言最开心的事情了。我发现我也想通了一点,一直以来我所想的所谓理想恋人,其实不过是我内心渴望的映射罢了,那种渴望深交,渴望和他人建立联结,渴望有人陪伴我去见证各种不可思议的感觉,这种内心的渴望,或许与恋爱无关,却从潜意识认为只有恋爱才能补全。

虽然也不是和现在的关系最好的朋友相处不愉快啦,也是多亏了那位朋友陪着,我才能走到今天的呢~。

所以我全程内心都有点心跳不已,然后经常胡思乱想,想要邀请她听听歌什么的,但是又不敢说出来,总是害怕被误会我的意图的感觉。然后我当时想的是,什么恋爱?才不要,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珍惜现在有人愿意陪伴的时光。

我过去的经历总是在不断地告诉我,心里有什么恋爱脑性缘脑的人,不仅不会有好结果,反而会原本健康和正常的感情,玷污社群讨论交流的氛围,但所以我会尽可能压制内心的这种想法,但是这样反而会让内心变得更紧张,因为还融入了一点内疚和自责的味道。大概,就是封印内心的小恶魔的感情吧。

毕竟我可是一直在提醒自己,只要开心就行了,别的什么都无所谓。不过同时,我也非常非常享受这种dokidoki的心动感,毕竟这种感觉也是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体验和经历过了呢,上次还是在期待表妹能喜欢我分享的作品的时候有这种类似的感觉(当然之后再也没对原生家庭抱过期望了X)。

这几天晚上的思绪也是非常乱,抱着对第二天的期待胡思乱想各种各样的事情,重新思考了我的许多观念,然后我感受到了一种,仿佛正躺在草地上,在伸手触碰远方星辰的奇妙感受。

于是我的各种心跳不已的情绪,全部都被我画成了自画像,也就是下面这张chikochiko的图。想要接近,但是又因为害羞和胡思乱想而别开视线的感觉。

不过,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在gamejam结束后个人总感觉那位小姐姐对我的态度突然变得有点爱答不理了,不确定是自己直觉和情绪上的问题,还是被对方看透了我的心思并表示拒绝,但不论如何,我也会继续努力去认识更多的朋友,并尽可能保持心态的平和的。(毕竟我仰慕的一位创作者曾经说过“比起期待别人回应,不如把这个精力和时间花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有了这次的经历,不知不觉我也变得想要体验慢节奏的社交了呢,比起工业快餐式的所谓感情和被异化的符号消费,果然我更喜欢的还是慢节奏的社交和慢热的感情啊。

Misskey的搭建
#

正巧,我gamejam结束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手机刷系统,然后偶然间看到f-droid上有个叫aria的软件,是misskey的一个客户端。然后我就好奇了解了下,发现了新大陆——联邦宇宙。所谓联邦宇宙,简称fedi,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社交模式,区别于大企业的社交软件。我目前主要用的nelement社交软件也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即时通讯软件,所以fedi我也挺喜欢的。于是我也花了几天时间搭建了自己的misskey实例,开始和各个实例通信,我当时想着,或许在这样的平台能看到更多高质量的朋友。然后一看公屏感觉环境跟国内的查不太多,甚至因为没有相似度过滤功甚至言论也更有点鱼龙混杂的味道(当然没有商业化广告之类的这点倒是很纯粹)。

但也正是从fedi上面,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多元世界,原来走出自己舒适区的圈子,竟然也有这么多人出于某种热爱和纯粹的分享欲,分享自己的生活,谈论作品之类的啊。而且在fedi上,喜欢创作、享受作品深度、分享自己生活的小姐姐也挺多。(虽然这上面也有很多键政的,涩涩的,搞对立的,不过都被我屏蔽了)

嗯,还有一堆技术宅小哥哥,也是一群很有趣的家伙,我也是和联邦上的那群小哥哥小姐姐交流,发现了自己最近的那个LiquidNeko项目其实完全不需要那么麻烦自己做编译器,可以用现有的guile编译器兼容,然后实现操作系统级别的lisp化和类似emacs宇宙的统一化。(当然我的liquidneko项目主要目标是让各个程序都能通过统一的接口传递、调用、翻译lisp的s表达式组成的上下文,要是能实现一定是个很强大的玩意,可以用来实现各个程序甚至各个网络平台之间的工作流互通)

也是最近的这个经历,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原来人真的可以很不一样,但又能以某种不可思议的求同存异,内心也是充满了不可思议之感觉呢。

朋友给我展示的原型
#

终于进入正题了,其实上周周末的时候,本来当天是我朋友负责写程序的,然后他感觉大概也是个人心态吧,写到极限了。毕竟他每天都要加班,加班回来也很累,根本没有什么空余时间写程序了,周末也不太想写程序。然后他用桌游模拟器做了一个原型,邀请我一起玩,就像这样的原型:

这个原型是用白色的线代表墙壁,白色棋子代表小琪,国际象棋形状的棋子代表小梦操控的物体,而黑色棋子代表敌人,一方扮演黑色棋子,另一方则扮演白色棋子和机关棋子,红色的球代表宝物,目标是抵达红色的球。

白色棋子一回合能走4格,机关也是能移动4格,黑色则是每回合只能走3格。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回合制双人合作怪盗潜入的游戏原型了吧,大概。

这个原型,据说灵感来自骑砍的狼羊棋。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原型是很棒的一个抽象和简化测试的方向,这个原型当时也好像是能给我一种想要做一次minijam进行启迪,重新思考和调整我们的游戏项目方向的思路。

大概,也可以考虑之后在游戏中嵌套加入一个类似的抽象版夜之城传说吧(笑),其实我内心也是很想与朋友再多玩玩这个桌游模拟器进行更多的测试的,不过我想到,既然我的模板都已经做到很接近可以执行的地步了,不如干脆做完模板,打好基础再来测试原型(笑)。

于是之后的一周天都开始赶工模板了。

模板大赶工!
#

这一周的时间,我几乎是日夜午休地在赶工自己的模板,白天做项目,晚上修bug,一周之内我感觉我像是在赶gamejam一样,极大限度尽可能发挥潜能,每天都盼着今天能尽可能把内容做好,早做好模板早可以休息。

整整这一周时间,都进入了一种高度紧张,高度精力集中的的战备状态,当然代价就是每天都会感觉到特别疲劳,容易脑雾和咪咪呜呜。

在这期间,我还低估了很多程序的实现难度,架构也是重构又重构,最后终于重构到差不多能运行的程度了。

像是多人实现、AI实现、视野机制实现这类实现的难度,都因为架构问题被我严重低估了,所以导致花了不少额外的时间。

但值得一提的是,我终于在这周肝完了全部的基本实现,虽然关卡还没做,但是模板的第一个版本也终于算是完成了,底层架构相对来说,也已经搭建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程度了,虽然个人认为实现不是很完美,耦合的东西很多,可能还有潜在的bug,不过这些之后的项目慢慢修复就行了。

附上目前的测试截图:

虽然素材暂时用的都还是免费素材,不过后面也会有更多时间继续弄素材之类的创作了吧。

接下来我打算和朋友一起继续做点新的原型测试,然后继续试试看能不能弄出有趣的关卡和玩法,一边继续折腾程序来完善和调整自己的工作流,到时候打算把自己打算开发的liquidneko项目作为个人的一个重大生产力工具使用,也想考虑能不能弄个通过route调用多个不同的专精一个方向的本地AI来完成创作的工作模式之类的,还想在这期间画点画,写点曲子,继续造语,完善是世界观,还有做游戏素材之类的呢(总之想做的事情超多的嘿嘿嘿)